我们的文化太过强调永远,并把“永远”和“成功”牢牢捆绑了起来。
比如你开了一家咖啡店,这家店给你带来了很多快乐。但后来成本变高了,经营压力也变大了,你决定关掉这家店。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开店失败。如果你喜欢写作,还写了几本书。然后你兴趣发生了变化,不再写书了。社会对你的评价是:一个失败的作家。如果你和某个人结婚,头几年生活得挺好。然后发生了一些问题,你决定离婚。社会对此的评价是:失败的婚姻。
社会认为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永远”。
一段持续几年的美好友情,最后两人渐行渐远。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们不是“真正”的友谊。一个爱好你搞了几年,后来不搞了。社会对此的评价是:你不过是三分钟热度,这事情太可惜了。
我认为很多美好的事情都会结束,但这不改变“它曾经很美好”的事实。当然这些美好结束的时候我们可以难过、可以追悼,但我们不能去否认它曾经的美好和成功。把“永远”列为美好和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仅是不现实的,也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board
@worldboard
来征求一下版聊的大家的意见!开设了一个创作互助群组,目的是方便fedi宇宙的创作者相互监督进度和鼓励打气夸夸相互学习以及交友!也欢迎仅仅是来自习和拜访的朋友们!
欢迎有需要的朋友们关注群组
@creators
大家可以在群组里面发送自己的创作进度来实现,
也可以通过fivable这样的网页实现类似线上自助自习室的效果?(fivable无法实现屏幕共享)
但是如果存在可以多人实现屏幕共享(已知腾讯会议只能一个人屏幕共享且不太安全,zoom则需要会员)的网页或者app,希望大家可以推荐一下!
我曾经因为在微博坦诚说【作为一个体型较小的女性,我没法单独换桶装水】,而被一些自认为是“女权主义者”的女士们鄙夷嘲讽“是残疾人”。先不说残疾一词根本不该被用作贬低辱骂,就单说,个体做不到一件其他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事,本就该是再正常不过的常态。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像宜家那样的组装家具,女人都可以轻松拼装】,我没有转发。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很清楚,拼装宜家家具时的轻松,绝不是拼装家具界的常态。
首先,宜家以设计著称,他家的设计师相对而言是较为专业而高水准的,他们大概率在设计拼装方式的时候已经特别考虑到了女性的力气。
在美院上设计史论课的时候,老师曾经讲过一个高水准设计的案例:(好像是在北欧)因为消防员多为男性,而重新考虑了消防器械的设计是否忽略了便利女性使用,以改良工具设计的方式来撬动岗位的性别比例。这是女性主义指导下的优秀设计,但不要忘了,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设计品普遍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宜家拼装家具的优质设计,在中国并不是随处可见。女性的力气可以轻易地拼装宜家家具,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女性都能够轻易地拼装她所购买的家具。
其次,除去以男性为中心的设计问题,很多廉价拼装家具,它的零件公差也需要让人花费很大的力气。像前几天我和姣在淘宝购买的拼装电脑桌,它的零件制作的孔位和螺丝紧度非常离奇,哪怕是姣这样动手能力超强的健壮女性也需要喊我帮忙扛着一条桌子腿……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问题,我和姣至少还是两个人在一起对付拼装家具,如果是一名单身女性,她要组装这玩意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很容易联想到,单身女性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吧。
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说,女性不行,女性就是不擅长组装家具。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反对性别刻板印象地认为女性当然可以独立拼装家具,我们才更加应当考虑到女性个体在这件事当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
唯有看到许多个体的“做不到”,才会做出改变使得更多个体能够做到。最终,我们才有可能将世界变成让更多的女性感到便利和舒适的地方。
野生猫头鹰。不定时掉落图,攻受均是浮云。
长期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