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听者真的丑吗,这并不重要。
如果不丑,那说者的话不会影响到听者的自我认知。
如果丑,那听者也应该有自知之明,接纳自己的真实颜值,也不会影响到听者的自我认知。
问题就出在听者对自己有幻想,更对说ta的人有幻想(被害妄想)。
在这样的幻觉之中,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造成了我们普遍性的幻觉呢?
目前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全部集中在了害怕被别人否定这一项上。
甚至连心理咨询师本身都过不了这一关了。
如果无法突破这一点,更高层次的意识发展从何谈起?
害怕被否定的心理模式非常容易识别,就是马上回击,或者退缩(沉默),而不是马上正面回应被否定的内容本身。
这甚至连冲突都谈不上,因为被否定者连自己的真实所想都不知道,所以无法展开真正的冲突。
被否定者真的被否定了么?
没有
因为所谈的都是观念、概念,只有自己才会把这些观念往自己身上套,觉得自己被否定了,然后就会有一种虚假的受伤的感觉。
把对方说的事情、现象当作成了对自己的人身攻击。
比如说一个人说另一个人丑,它可能是说者用来贬损听者,让听者在心理上处于弱势,继而控制对方的手段;也可能只是在表达当下真实的对于听者的外貌的一种认知。还有其他各种可能。
这个认知本身也可能是错的,至少它是主观的。但是听者往往会觉得说者是在侮辱ta,继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种虚假的伤害上,而无法专注在判断听者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者是什么动机上了。
人生的目标和意义2
自我设立目标,是让这些苦难的超现实价值得以清晰化呈现的一种方法。比如说人不去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不去结婚,不去生养孩子,就体会不到现实中各种层次的丰富的苦难的感受。
这些体验的缺乏导致了人被束缚在更小的框架(格子)之内。
当然不排除某些少数个例不需要经验这些通常的苦难形式,直接就上最艰难的那些,比如说天生的疾病,心理上或生理上的重大缺陷。
最终,人生收获的是在灵性层面的这些厚重的感知的积累。
不管是哪种正统宗教,对于世界的解释最终都要落到这一点上。
但是我们无法用整体的概括性的方式去归纳和描述每个生命独特的体验和所要积累的价值,没有人会知道。
而且这些经验积累的价值也都将是非个人性的。
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根本上解除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将会陷入的各种焦虑了。
但是现实中,在这个时代,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接受这样一套古板又沉重、毫无乐趣的认知体系。
人生的目标和意义1
人生不是因为有了目标才有了意义,人生的意义本来就存在。它是一种先于意识先于存在本身的状态。它在某个层面是生理性和动物性的,还有超越于物理性的意义。
如果人感受不到这些层次的意义,而一定要在头脑层面找到一个意义的支撑的话,它必然会在某种条件下垮塌。比如说遭遇到来自他人的价值观上的强大的攻击,或者身体机能的丧失。
在宗教和哲学层面,人的生命有可能是另一种存在形式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的投影,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被科学证明。
我们忙忙碌碌一辈子追求各种现实中的目标,到最后对于个人来说,这些价值都会消失。
现代社会的各种虚无、相对、存在主义的解释都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的不算解释的解释。
但是人活在现代社会又不能没有阶段性的目标,因为现代生活把人的生命锁在一个又一个小格子里的这种特性。如果完全没有目标,甚至连一个小格子都突破不了。精神上的探索是需要一定物质条件的支撑的。
这就造成了人在灵魂层面的本性俱足和现实层面的非常匮乏的必然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了人必须要在世间承受苦难。
想要深入地交流(思想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