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被唐飞这个词的存在惊到了。是无语乘以无语的那种程度。

阿恨 boosted

如果,你想学习音乐的话,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前两天看到一位象友发了这个网站的链接,出于好奇我点进去看了一下,起初是因为精致的UI和大纲梳理于是收藏了下来,刚刚花了两个小时看了一下初阶的内容以及高阶的内容,我认为收获颇丰。
首先,感谢创作者以及本地化工作者。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它是免费的,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收费的链接,甚至广告。

关于内容:
内容以文本为主,以谱例、截图、音频、音频链接以及可爱的卡通对话框为辅。

我浏览下来初阶内容呢,足够专业且清晰的梳理了历史和理论发展的脉络,同时配上的图文直观、可爱,音乐精炼直给。并且主创提供的学习逻辑是我很认可的,音乐观也足够包容和进步。

作为一个爵士爱好者,我斗胆看了一下相对高阶的内容,后面的深度对于爵士创作者的理论基础来说,也是足够的!这一点我可以打包票!

回归正题,如果你想学习音乐的话,无论你是小白、爱好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或许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找到对你有价值的内容。

music-theory.aizcutei.com/

再次感谢来自日本的创作者,以及本地化工作者。

阿恨 boosted

国内公民行动建议手册上线啦!(鞠躬)

斗胆收集并汇编一些资料,想集合成一本针对国内情况的行动手册,希望可以让行动的人更安全,也扫平障碍,让更多的人加入行动的行列,有力出力,各自努力。
微小的抵抗也是抵抗,再弱的反对也是反对。

本次加急制作的4页sample着重整理了微信公众号“装腔CLASSIC”中的评论区,内容为“如果我站出来了,身份的泄露导致我很可能被喝茶该怎么办?”转发和扩散也是支持,请帮帮昨晚挺身而出、走上街头、贴了标语、举起白纸的人们。

最后致谢 @aur3055 !谢谢你帮文字苦手的我整理了所有的文段。合作愉快
PS.这条嘟文的4张图片尚未经过反OCR(文字识别)处理

名学6的那道微博彩蛋题 

我解出来是602875,就等播出这集的那天对答案了。
原本真的以为是观众互动来着,结果后来仔细想了想不对,这个肯定不是给我们做的题🤦‍♀️,可恶,什么时候给点参与感啊!每次看他们寻宝我是真的很眼红!!!

刚刚决定了要看什么来熬这没有喜剧大赛看的万圣周了: 

夜访吸血鬼

首页被推了个剪辑二创,我一看哇靠新版路易的选角太妙了,我好爱这种特别正的棱角分明的脸型,正直包容男妈妈脸,kswl,而且已经播了五集据说评价一路飙升甚至超过了原版,我周末必看!喜剧大赛爱啥时候更啥时候更吧!

阿恨 boosted

异性恋问同性恋你们谁是top/ bottom 就像是叉子和刀问一双筷子你们两个哪个是叉子。

阿恨 boosted
阿恨 boosted

内娱又开始狂转只有一个中国
cnm那可不是吗 有两个中国谁他妈还受得了

一个有关浪漫吸引的问题 

我想知道各位非直人(特别是asexual/pansexual们)都是怎么区分普通的朋友之间的吸引和浪漫吸引的😭 我在program遇见一位妹妹,虽然她很内敛但我一直试图接近她,比如晚餐聚会坐在她旁边、上小巴时坐在同一排、团建出门玩时走在她身前或身后,昨天甚至推掉了别人邀请我的hiking去和她单独逛海边,但是我,不知道我是喜欢她in a romantic way,or as a friend. 而且我前天晚上还梦到她睡在我床上了!(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单纯的在我的床上睡觉)可是这样的梦曾经也发生在我的普通朋友身上,所以,我真的无比迷茫。Anyway,有没有相似经历的来答疑解惑一下🥺🙏

追剧日常 

Poirot太可爱了太可爱了我疯狂尖叫,傲娇老头真的是,我恨不得变身小女仆被他摸摸头夸Exellente
以及给大家安利下饭剧大侦探波洛!虽然有点古早但还是比近两年那两部sacrilegious的新版电影拍得好多了🥺

哇哦看到首页才想起来了!🏳️‍🌈骄傲月快乐!🏳️‍🌈

阿恨 boosted

十几年前还看过一个深度调查报告,关于新疆的儿童扒手(同时期还有不少对新疆儿童拐卖的深度报道,那还是一个媒体黄金年代末尾的时代)。
这个报告揭示出一方面是乡民带乡民,就像莆田系,或者人口买卖一般最前端都是本地乡民一样,另一方面整个链条中也有大量汉族人的参与。新疆扒手盛行是多种恶的叠加,这其中汉人也占了很大比例,可是它呈现的表征,在大众眼中,就被简化为了“维族人作恶多端”。新疆的儿童扒手问题跟人口贩卖有很大的重叠,孩子大多是从家里被偷来或骗来的。洪启,就是唱《红雪莲》的那个洪启,有一首不那么为人所知的歌,也是他某张专辑的名字,叫《阿里木江你在哪里》,唱的就是被失踪的维族盖子。被大规模拐卖的新疆儿童,导致了无数个当地家庭的破碎,但这在汉语舆论里,极少被重视。
我大学的时候听的这张专辑,同时期也在商业街的地下通道,被维族长相的小孩子吊着背包跟了一路。旁边的小商铺老板纷纷给我和同伴使眼色,我们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懵懂的回过头去才发现一个孩子拽着我的斜挎包,倒是没得手,被我们发现后就一脸淡然的撒手走开了。
我不会因此记恨这个异族孩子,因为那时候整个重庆遍地都是扒手,我本人遭遇过五六次不成功的被扒经历,也目睹过针对其他人的(不成功的)行窃过程。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汉人,而且是绝对有自主意识和行为控制能力的成年男性汉人。如果后者不会让人上升到汉人不行,那么前者更不应该上升到民族之别。
为什么维族孩子扒手盛行,当年其实有很多讨论,也有很多深度报道,原因之一就在于“两少一宽”,抓到维族小孩,一是基于民族政策,二是碍于对方年纪,警察基本上不会做任何处理直接放人,但汉族扒手多少会被关一关,罚钱啥的。正是这个政策漏洞,才会导致用人口买卖批量生产少民小偷,成为一条有利可图的链条。
以上,就是0708年左右的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如先前转发所提,差不多是在新疆七五事件后才逐渐消失,形成如今我们所熟悉的高压处理民族问题的常态。从一种极端,摆荡至另一种极端。

阿恨 boosted

网易云音乐有一首歌名是维吾尔语里的“父亲”的维吾尔语歌,这首歌有一段时间突然多出了一大堆想爸爸的评论。
评论的人失去爸爸的时间大约都是三四年前。
一大群人相互比较自己的爸爸还要过多少年才能“回来”,基本上都是十五年以上。然后有很多人刷203x年的时间点,说那个时候爸爸才会回来。
被人截图搬运之后,现在这些评论已经都被清空了。这首歌的评论区也被网易限制。

Show thread
阿恨 boosted

BBC 新疆集中营的报道,其中很多信息,和我17年在南疆采访时跟当地官员接触得到的信息一致。当时成规模化的集中营没有铺开,但应收尽收和强制劳动初见雏形。

我直接问过南疆官员维吾尔族人会因为什么愿意进监狱,真的有所谓的“暴恐”吗?他们轻轻松松地说,就是蓄须啊,头巾啊,手机浏览“外网”啊,转发宗教信息啊。他们会逼迫维族人抽烟喝酒,不服从的也被逮捕。他们告诉我,17年主要任务是维稳,18年是改造,19年常态化。现在回溯,皆成为现实。

关于半强制劳动,我当时进了某个上海援疆的纺织厂,很多工人月薪数百,远低于其他工厂的 1500-2000元/月。我问厂长工人怎么招进来的,他小声告诉我,都是来思想改造的,他们的家人有“问题”,他们受牵连。这跟 BBC 稿子中的 "guilt by association" 一致。

当时,除了见到的各种山雨欲来的迹象,我有个很恐怖的感受:维吾尔族社区被击碎摧毁了。

观察到的一些 facts:
1. 破坏原有的社区,重建大规模安居房,逼迫维吾尔族人离开农村,搬入城镇,失去原有的社会连接。
2. 高失业率。 在农村,很多人无地可耕。盛行斗地主、打台球。
3. 医疗落后。全靠援疆医生支撑。举例:本地医生只能大切口手术或截肢。
4. 离婚率极高,年轻女性被迫早婚早育。家庭内部不平等严重。很多维族男性逼迫妻子出去打工养自己。
5. 维吾尔族人被强行纳入到现代制造业中,原有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他们非常不能适应朝九晚五、工厂流水线的作息。厂长指责他们迟到早退矿工,克扣工资作为处罚。

即使有一天集中营没了,寄宿学校没了,但对于整个民族的破坏性打击,还会延续千秋外代。这些从北美、澳洲原住民的遭遇完全可以预见。

阿恨 boosted

随便在网站上挑着点了一些照片,可以发现根本不存在什么“听话就能避免被羁押”,羁押原因甚至天马行空到我难以想象……

很反感Adrian Zenz以至于不吐不快 

本来想转那条有关新疆的bbc新闻的…但是打开仔细阅读了一下竟然又看到了Adrian Zenz的名字…
我就,请问,西方世界,是真的没有个正经的、当代的、反新殖民主义的研究中国的人类学家了吗?各位有能力的可以去读读Zenz的几篇文章,从新疆棉的到集中营的他都写过,再去看他的引用源,就会发现这是个没来过几次中国并且连中文都读不懂的人,是个坐在酒店里写ethnography的教授,是个彻头彻尾的armchair researcher。我不否认他某些内容的真实性,但是他西方中心主义的用语和解读、以及时时刻刻的sinophobic rhetoric让人非常不适。这样连一手信息源都接触不到的右派人类学家,在人类学界都被质疑多年,主流大媒体却还是频频引用他的文章,我只能说失望透顶。

阿恨 boosted

我写了:面对 #新疆 危机,一个 2020 年的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wp.me/pbySQR-4b

⬆️ WordPress 需要翻墙,我会分几段把全文发出来。

阿恨 boosted

看龙飞律师最让我生气的某些评论 

每次弹幕总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就问“那(她她/们)为什么要结婚”“单身不好吗”,我就实在绷不住,甚至好奇怎么会有人问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问题,是得家庭多有钱才能认为所有人都过着不拮据的生活。
为啥结婚,因为结婚有经济价值,还有承担一定风险的价值。“结婚生子,养儿防老”对于没有保险、没有资产、以及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某种程度上是真理。首先共同生活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省钱,从买房/买地盖房到各种水费电费日常生活开销,每一项都比单身生活便宜;其次对于很多体力劳动者以及日结工作者来说,重病和意外更容易导致失去收入来源,结婚后即便有重大意外也有另一人帮持,法律基于两人的婚姻关系也会保障弱势的那一方的权利,不会让另一方甩手走人;生孩子也是一样的,就是因为穷才需要孩子,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六十岁没有工作以后怎么靠那一点点微薄的积蓄和养老金生活。许多人竟然会发出质问说“穷还生什么孩子”,这嘴脸就好像反堕胎的基督教徒一样:穷人活着的资格在他们眼里还没有孩子重要。且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穷人不生孩子就不会再有穷人了。多么反智的想法。
不想再看到人指责受害人“为什么结婚/生子”了,实在是厌烦。

阿恨 boosted

今天草莓县搬入了位于芬兰的独立服务器,机房外景色秀丽,祝各位居住愉快! :nyan_cat:
#长毛象中文站 #草莓县志

Show older
Pawoo

The social network of the future: No ads, no corporate surveillance, ethical design, and decentralization! Own your data with Masto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