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就要知道的事
Posted on 四月 20, 2019 by 不鸟万如一
仅限于和技术相关的事(当然这些事不只是技术)。具体的事,不是道理。「为什么」的问题需要解释,但解释方法因人而异,这里就不多说了。我认为这是廿一世纪父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和任何子女教育一样,这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所以不要问「什么是杂志?」这种貌似前卫的傻问题。
从小大约是指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一、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最值得读的东西是用英文写成的。在妳的一生中很可能都会如此。
一、妳在网上看的文章——学术论文除外——绝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某本书。不要相信那些不看书的人和妳说书已过时。
一、99% 的电子书除了方便(携带方便、查字典方便、购买方便等),没有任何地方胜过纸书。
一、最好的技术是那些会刺激、鼓励妳长时间、深入研究一个东西的技术。
一、对于任何软件,尽可能给最少的权限(通知、地理位置、麦克风、摄像头)。
一、常用软件里,所有能付费去广告的软件一律付费去广告。
https://blog.yitianshijie.net/2019/04/20/things-we-should-let-our-children-know/
重新整理一下。
pawoo的app在8月末要停止运营,网页版可继续使用(网站目测不会关停,只是app不提供了而已)
———————
苹果ios可下载的app
免费:
Tootle for Mastodon
Mustor(字体略大,黑底,似乎无法正确显示空行,无置顶)
Amaroq(字体略大,黑底,有空行,无置顶,切换账号我没研究明白)
KnzkApp (日文)
收费:
Toot! ⬅️推荐,虽然收费(4英镑左右)但是使用手感是比较好的一个,空行、置顶都可以显示。切换账号也比较自如。白色底。
Mast (下载需要收费)
感觉其他好些app多账号切换都有点费事,可能比较好的方案是一个app一个账号(。
pawoo官方提供的替代app选择(有的是日文为主)
【iOSアプリ】
マストドンアプリ「Tootle for Mastodon」
iMast
【Androidアプリ】
Subway Tooter
Tusky for Mastodon
如果有其他好用的app可以告诉我我继续整理
对于任何试图使书籍的传播变得封闭和不自由的行为,我们都应该拒绝。
我们不应该将自身的阅读局限在特定的一个平台上,尤其当这个平台本身是不正义
的,不论它是Amazon,还是国内的掌阅,微信读书。
我们完全有能力选择从不同的平台,匿名地下载非专有格式的书籍,例如 epub, mobi,pdf ,并且使用并不收集和上传用户阅读内容的软件,例如:
KOReader - https://f-droid.org/app/org.koreader.launcher
和
Librera PRO - https://f-droid.org/app/com.foobnix.pro.pdf.reader
可匿名下载书籍的网站(含有城通网盘链接)有
1.https://haobook.org
2.https://sobooks.cc
3.https://bookset.me
4.http://www.fast8.com
曲线救国,从这里免梯上wiki
http://www.wikizero.biz
郑永年:制度隔离与中国社会乱象
存档地址: https://telegra.ph/%E9%83%91%E6%B0%B8%E5%B9%B4%E5%88%B6%E5%BA%A6%E9%9A%94%E7%A6%BB%E4%B8%8E%E4%B8%AD%E5%9B%BD%E7%A4%BE%E4%BC%9A%E4%B9%B1%E8%B1%A1-03-28
原文地址: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54047883745506
作者:公共政策研究院
发布于: 2019-03-26 11:02:52
存档时阅读数:94689
#推漫
《在地狱的边缘呐喊》已完结(34话)
作者真是……言辞犀利。
因为题材敏感已经在动漫之家被禁了,不过网上还能找到资源。
看的心潮澎湃,很久没看到这么富有张力的漫画了。每个角色都非常鲜明。强推。 https://pawoo.net/media/saJVQI007JQZLPVs_cI https://pawoo.net/media/4DTILHgxIQj8Un3u87w https://pawoo.net/media/fH8YjXsMKOz-QEIwykw https://pawoo.net/media/Mkzl7M_-4HAOAMOrb7o
转@风小餮 (1)
全民“恋爱脑”,同时全社会谈性色变。
什么都要往恋爱上扯,改编历史的剧不加爱情线仿佛就不会拍,做个综艺也要从节目里看到一对儿cp……
这都不算什么,可怕的是一旦涉及到“恋爱关系”,事情就会严重变质。单方面追求他人(被追求者往往是女性)而不得作下刑事案件就是“为爱痴狂”,单方面骚扰不认识的人(被骚扰者往往是女性)是“大胆追爱”,在恋爱或婚姻关系期间家暴(被家暴者往往是女性)是“情感纠纷”,分手后采用过激手段伤害他人作下刑事案件(受害者往往是女性)是“不肯放手”……
同时,构建“恋爱关系”惊人得简单。两个人一起吃过一顿饭,似乎就是情侣了;未婚女性坐了已婚男性的车,似乎就要破坏已婚男士家庭了;女性如果接受过男性送出的礼物,无论礼物价值几何,两人的关系似乎就说不清道不明了。
在“恋爱脑”的指导下,社会具体做出了哪些行为?
我们真的了解爱情的具体反应吗?我们对爱情有极高的道德标准吗?我们都是为爱结婚吗?我们擅长处理恋爱关系吗?
我们对爱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性,有过普遍深入的教育吗?能坦率看待吗?性与爱是分开看待的,还是高度统一的?
转@风小餮(2)
在有恋爱因素才有热度,一提到恋爱关系就会开绿灯的今天,我们认真讨论恋爱本身吗?
没有。只有pua泡学心理控制心理虐待那一套最为横行。
多少女孩不敢用卫生棉条因为觉得处女膜是层膜,相信初夜必然流血。女孩子们看的通俗言情女主很容易三年抱俩,想要男孩就有男孩想要女孩就有女孩,因为会生娃走上人生巅峰的不计其数——但具体是怎么生的娃,文里是不会写的。
有女写手说自己结婚之后再也写不了文里的性部分,说现实跟想象差距太大梦碎了,评论里成百上千的女读者赞同;有微博说每个女人在床上都是影后,强忍睡意无聊装高潮配合男人的表演,评论转发成千上万的女网友表示“姐妹原来你也这样啊!”
而男孩子呢?多少男孩愿意承认自己没有真人性经验?每次吹牛所有男人都是一副我们做过大保健我们18不到开荤我们有男人的需求必须嫖的口吻。男孩看的各种资源里女人往往是做服气就配合了、大搞生殖器崇拜的小淫娃。
早几年有男po主自嘲以为月经是广告里那种蓝色的,竟然附和者不少。更有很多男人觉得月经这种东西时流时不流。
转@风小餮 (3)
妊娠在男人眼里是什么呢?是发生在“我”之外的事情。
年轻男孩的各种资源里,怀孕就像是吹气球,在几次高潮脸和一些阴道子宫白浊液的镜头后,就是女性挺着圆滚滚的肚子。
怀孕似乎是很容易的事。
即使眼睁睁看妻子十月怀胎,听到妻子在生产鬼门关的尖叫都不会动容。拜访产后抑郁症的夫妻,面对妻子的哭诉,丈夫们皱着眉说:“我觉得她变了”“她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尽可能包容,但她也太作了”。
……
性和繁衍,全社会谈之色变,在这方面纯情得惊人,换句话说就是幼稚得惊人。
仿佛牵牵手、亲个嘴,生孩子的流程就完成了,快捷安全无痛苦,二胎起跳五年抱仨毫无难度——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呢?
这一切还都是不涉及儿童性教育、儿童自我保护的基础上,一旦涉及,谈到的就会是更多内容。
“恋爱脑”有没有得治?
我们公民什么时候能被视为成年人满足一点生理需求?
为什么很多国人在国内外大小事件中看起来那么“巨婴”?自始至终真的被当成“巨婴”来对待,会不会是其中一个原因呢?
*14岁的天才真假且不论,就算真的也没必要羡慕。觉得难受不如去找门萨俱乐部的资料看看,看多了说不定就淡定了(。
*这个世界也有70岁才开始拿起画笔、画作才开始被相中售卖的奶奶。
*每个人的人生路程不同,有的人这一段走的快一些,有的那一段走的快一些。只要是认真走过的,便总有属于自己的收获,不算虚度。
*这世界也没什么人能得到所有好处。大体而言,有得必有失。
*当今天朝,太讲究出名要趁早,太过焦虑,这种焦虑恨不得从幼儿园甚至怀胎十月就开始投射。实际上任何时候都可以有新的“开始”,重要的不是年龄而是“心”。
*其实我更想推荐大家看一看10年英国达人里来自格拉斯哥的珍妮奶奶(Janey)的初赛,包括她唱歌前访谈还有唱完和评委的互动。那首歌叫《No regrets》
*还有同期的Christopher Stone半决赛那首《The impossible dream》。大概因为我自己是一直绊绊磕磕长大的普通人,比起神选之子的传说,对这种更有共鸣。
*我们都在追寻属于自己的那颗星。
转微博@吴乐进
为什么权力越大人越愚蠢?(1)
中国的专制者极易成为“洞穴人”。因为他周围聚集着大量以窥测他心思为生的人。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知道谀言比批评更容易入耳。因此,最高权力所有者很容易被大量的正面信息所洗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见到许多人在掌握权力之前行为做派都很正常,甚至不乏理智精明,而一旦握了重权,马上满面红光而满脑浆糊。
官僚集团集团运转的规律是:在没有利益驱动时,官员们执行皇帝的政策,总是倾向于被动应付,只求形式上能交待,由此导致敷衍塞责、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而当他们发现政策的空子时,通常会把个人利益伪装于国家利益之中,刻意把经念歪。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理,官员们热衷于编织关系网,相互通风报信,十分默契地协调行动。在他们的集体努力下,国家政治很快会陷入腐败的泥淖,每一位官员都会成为中饱私囊的“硕鼠”,本来属于皇帝或者说国家的“民脂民膏”被大量消耗,国家治理成本的大幅上升,最终出现“官逼民反”这个命定的结局。
官僚集团面对君主,一个致命的武器是封锁一切负面信息,源源不断地提供正面信息。
转微博@吴乐进
为什么权力越大人越愚蠢?(2)
事实上,这些官员绝对不像狗那样忠诚和简单。这些在宦海惊涛中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成功者,个个都身怀绝技。在他们驯顺的外表下,掩藏着无穷无尽的野心、欲望和算计。这些人既是他的政治工具,又是他的政治天敌。历代王朝最大的敌人,不是起义者,不是异族,不是灾荒,而是官僚集团。中国历史上寿命较长的大王朝,几乎无一例外地丧命于这些衣冠楚楚、举止高雅的人之手。
这话听起来骇人听闻,实事上却千真万确。做为个体,再狡猾、再有实力的官员在皇帝面前也往往不是对手。专制制度设计中君权的强大,是任何臣子所难于抗衡的。但是,一旦这些官员们结合成官僚集团,形势就发生了逆转。本来,官僚体系是皇帝亲手建立起来的,但是,一旦建立和运转起来,它就成了一个难以控制的庞然大物,有了自己的生命、性格和利益关切。就像弗郎肯斯坦中的怪物,虽然是主人所创造,却非主人所能控制。
(转)国内当今换汇难实况
只要购汇,就需要填写《个人购汇申请书》,说清楚干嘛用。
1.如果你说是用于交学费的话,要有学费的证明。
2.如果说是投资海外,那不可能了,现在换汇不能用于海外投资、海外买房产、买保险等等。
3.现在国人在境外取现,不能超过10万人民币,超了的话,自然年内不能境外取现。
4.如果隐瞒购汇目的,违法购汇,非常严重。被加入"关注名单",取消每年5万美金外汇额度2年。
5.每天购汇超过5万人民币,银行都要向上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6.对外汇款一次只能汇1万美金,即6.8万人民币(这个说法存疑,待考证)。
然后刚看到一个新闻 ——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没有出现资本外流现象"
钱转不出去,说白了就是不给你移民。再补一句,人民币现在还在不断贬值...[二哈]
备注:以旅游为目的换个几万人民币的外汇是可以的,上面主要是表达以汇出境外为目的的购汇。